訪臨夏州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海云

來源:臨夏州政府辦公室 發布時間:2022-11-08
字號:
收藏

  近日,臨夏州政府辦公室出臺了《臨夏州建設體育強省的實施方案》(臨州辦發〔2022〕86號,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為貫徹落實體育強州決策部署,進一步明確臨夏州體育改革發展的目標、任務和措施,全面推進體育強州建設,州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海云接受臨夏州人民政府門戶網站訪談。

  臨夏州人民政府門戶網站:請問《實施方案》起草背景是什么?

  海云:2019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的通知(國辦發〔2019〕40號),2022年3月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建設體育強省的實施意見》(甘政辦發〔2022〕36號),黨的二十大提出“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加快建設體育強國”?!笆濉币詠?,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體育工作,我州全民健身活動蓬勃開展、競技體育水平顯著提升、青少年體育強基固本、體育產業平穩發展。但總體來看,我州體育工作基礎還比較薄弱,體育事業發展同先進市州相比還存在差距,地方特色優勢發揮不夠充分,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巨。為深入貫徹落實《體育強國建設綱要》、《關于建設體育強省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著力破解制約我州體育事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加快推進體育強州建設,特制定《臨夏州建設體育強州的實施方案》。

  臨夏州人民政府門戶網站:請介紹《實施方案》研究制定過程。

  海云: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體育工作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中央及省委、省政府關于體育強國、體育強省建設的部署要求,深化新時代體育改革,加快推進體育強州建設,根據州委、州政府要求,經認真調研分析,結合我州實際,起草形成了《臨夏州建設體育強州的實施方案》初稿,在征求了各縣市人民政府、州直31個相關部門和各縣市體育部門的意見建議基礎上,進一步修改完善?!杜R夏州建設體育強州的實施方案(送審稿)》于2022年10月通過州司法局合法性審核和州市場監管局公平競爭審查,經州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同意,于11月1日以州政府辦公室文件形式對外發布施行《臨夏州建設體育強州的實施方案》(臨州辦〔2022〕86號),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臨夏州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實施方案》有哪幾部分?提出的建設體育強州的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是什么?

  海云:《實施方案》共四部分,分指導思想、目標要求、主要任務、保障措施4大板塊,共0.75萬余字,在整體結構和內容的覆蓋范圍上,與國務院辦公廳《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和甘肅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建設體育強省的實施意見》保持一致,內容涵蓋了國家、省上相關工作要求,同時結合臨夏州體育工作實際,對國家和省上文件相關意見進行了進一步具體細化。

  《實施方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體育工作的重要論述,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多措并舉推進全州體育事業改革發展,努力建設體育強州,深入推進體育和教育、文旅、健康等融合發展,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實施方案》目標設置分三步走,明確了體育強州建設目標要求。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日漸完善,競技體育項目結構和布局更趨合理,體育產業初具規模,體育綜合實力和社會影響力逐年提升,夯實體育強州建設基礎。到2030年,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競技體育達到全省中等水平,體育產業體系更加完善,體育文化價值和作用充分彰顯,體育綜合實力和社會影響力達到全省中等水平,基本建成體育強州。到2035年,公共體育服務優質高效,競技體育綜合實力達到全省中上水平,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體育文化更加繁榮,體育交流更加活躍,建成體育強州。

  臨夏州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我州建設體育強州有哪些重點任務?

  海云:《實施方案》分別從構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提升競技體育綜合競爭力、加快發展體育產業、推動體育多元化發展四個方面提出了18項具體舉措任務。? ?

  一是著力構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全面實施甘肅絲綢之路體育健身長廊“四個一”提升工程,規劃建設貼近群眾方便可達的健身長廊、健身廣場、健身步道、騎行道、公共體育場、公共足球場、體育公園、全民健身中心、多功能運動場等全民健身設施,開展公共體育場館開放服務提升行動,擴大公共體育場館低免開放覆蓋面,鼓勵推動學校體育設施對社會實行免費或低收費開放,鼓勵企事業單位向社會開放自有健身設施,逐步實現“15分鐘健身圈”全覆蓋。按照“一縣市一品牌,一協會一特色”原則,依托黃河三峽和劉家峽庫區、太子山沿麓自然資源和旅游大通道、州內籃球運動基礎和濃厚氛圍等資源和優勢,積極創建水上運動、戶外運動、籃球運動三大版塊全民健身品牌賽事活動,組織開展適應不同季節、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的全民健身運動會、社區運動會、職工運動會等,組織開展冰雪旅游節、冰雪嘉年華、冰雪文化節等群眾性冰雪活動,促進冰雪運動在學校的推廣。培育輪滑、滑板、兒童平衡車等新型時尚休閑運動項目發展,加大特色廣場舞、東鄉族拔棍、保安族奪腰刀等傳統特色項目的推廣力度,鼓勵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大力推廣太極拳、廣播體操、工間操等活動,全力提升群眾賽事活動普及率。建立健全以體育總會為樞紐,各類單項、行業和人群體育協會為支撐,基層體育組織為主體的全民健身組織網絡,形成州縣市有總會、鄉鎮(街道)有機構和健身站點、行政村和社區有組織聯絡員的健身隊伍體系。強化國民體質監測運動處方數據庫管理應用,開展健康指導、運動傷病防治、體質健康干預,持續實施社會體育指導員等級培訓和繼續教育,在有條件的鄉鎮(街道)、村(社區)配備專兼職體育管理人員,大力開展科學健身大講堂、科學健身知識宣傳普及活動,全面推進健身服務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等體育“六進”活動,加大全民健身方法和賽事活動的指導,全面提升科學健身水平。

  二是全面提升競技體育綜合競爭力。完善青少年業余訓練體系和體育后備人才選拔輸送機制,健全州、縣市、學?!叭灰惑w”的青少年訓練體系和優秀運動員公開選拔制度,逐步形成州隊縣辦、州隊校辦、州隊協會辦、州隊企業辦的模式,實施體教融合行動和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計劃,推進青少年體育“健康包”工程,建立校內競賽、校際聯賽、選拔性競賽為一體的青少年體育競賽體系,辦好四年一度的州級綜合運動會,促進更多競技體育人才脫穎而出。按照“上下銜接、夯實基礎、發揮優勢”的布局原則,突出優勢項目,優化競技體育項目布局,擴大我州運動員在國家和省級賽事中的參賽項目面。充分利用我州濃厚的籃球氛圍和群眾基礎,精心組織舉辦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三級青少年籃球聯賽和臨夏州成年籃球聯賽,引進推廣“小籃球”、“路人王”和三人制等籃球賽事,加強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培訓培養和注冊管理,不斷提升籃球運動整體水平,做大做強籃球運動項目,打造籃球品牌。建立健全優秀運動員、教練員獎勵辦法和優秀運動員安置辦法,通過招聘、引進、培訓、交流學習等方式,加快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等專業體育人才隊伍建設步伐,提高業務水平,逐步建立一支業務精、能力強的競技體育管理團隊。

  三是加快培育體育產業體系。積極構建特色鮮明、優勢明顯的籃球運動、冰雪運動、航空運動、山地戶外運動、水上運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等體育產業帶。大力培育健身休閑、場館運營、體育經紀、體育培訓、運動康復等業態,形成賽事策劃、運營服務、營銷推廣全產業鏈條,打造集體育賽事、體育消費、體育旅游、體育服務、全民健身為一體的 “體育+”綜合體。促進體育與教育、科技、文旅、康養、醫療等業態融合發展,挖掘體育消費潛力、擴大體育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立足我州籃球運動特色優勢,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方式,以廣河縣創建全國籃球之鄉為契機,積極引進舉辦高水平籃球賽事活動,鼓勵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籃球賽事、培訓、場地運營,加大籃球競賽的無形資產開發,鼓勵賽事舉辦權、轉播權、門票銷售權、冠名權等資源要素自由流轉,培育打造以籃球賽事活動為輻射帶動原點,集吃、住、行、購、游等配套服務體系為一體的特色籃球產業,使其逐漸發展為我州體育支柱產業。推動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服務等現代信息技術與體育融合發展,加快公共體育場館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建設和改造,建設集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競技體育服務、體育產業服務、綜合業務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數字體育服務平臺。

  四是推動體育文化多元化發展。大力弘揚中華體育精神,發揮好體育在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積極作用。圍繞臨夏州地域、民族優勢,打造一批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品牌賽事和健身品牌,培育臨夏特色體育文化。擴大體育交流合作,推動體育多元化發展,提升臨夏體育文化影響力。

  臨夏州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如何保障我州建設體育強州政策落實?

  海云:《實施方案》提出要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政策支持、加強監督檢查、營造良好環境等4條保障措施,任務和責任明確,確保體育強州建設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臨夏州人民政府門戶網站:請介紹《實施方案》有哪些特點?

  海云:?主要有四個特色亮點:

? ? ? ?(一)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方面。在全民健身設施建設上,將我州十四五規劃和全民健身計劃中提出的堅持州級功能優化、提檔升級,縣市級達標建設、突出特色,鄉鎮(街道)級公平均等、便捷普惠,社區行政村級配套完善、實用適用的等符合我州實際的原則寫入文件,規劃建設貼近群眾、方便可達的全民健身設施。到2035年,每個縣市建設完成30公里以上健身步道、1個體育公園、1個公共體育場或社會足球場、1個全民健身中心;每個鄉鎮街道至少建成1個全民健身中心或多功能運動場;每個行政村和社區因地制宜建設1個可開展球類運動的多功能運動場,實現“15分鐘健身圈”全覆蓋。在全民健身賽事活動舉辦上,依托黃河三峽和劉家峽庫區、太子山沿麓自然資源和旅游大通道、州內籃球運動基礎和濃厚氛圍等資源和優勢,打響水上運動、戶外運動、籃球運動三大版塊全民健身品牌賽事活動,將冰雪運動在學校的推廣,大力推廣具有我州特色的廣場舞、東鄉族拔棍、保安族奪腰刀等傳統特色項目。大力開展科學健身大講堂,全面推進全民健身服務“六進”活動,全面提升科學健身水平。

  (二)競技體育核心競爭力方面。在競技體育發展模式上,提出創新體制機制,優化項目布局,深化競技體育改革,健全州、縣市、學?!叭灰惑w”的青少年訓練體系和優秀運動員公開選拔制度,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協辦、廣泛參與的新格局。逐步形成州隊縣辦、州隊校辦、州隊協會辦、州隊企業辦的模式,建立校內競賽、校際聯賽、選拔性競賽為一體的青少年體育競賽體系。在做大籃球項目上,利用我州籃球群眾基礎較好、氛圍濃厚的實際,積極引進承辦高水平籃球賽事,全力創建青少年、成年籃球聯賽體系,系統培養籃球人才,全力提升籃球運動水平。

  (三)加快培育體育產業體系方面。在培育體育產業體系上,提出依托州內冰雪、黃河三峽、太子山旅游大通道等特色資源,發展時尚體育消費、夜間賽事經濟,促進健身休閑、競賽表演等產業發展。在籃球優勢產業上,提出立足我州籃球運動特色優勢,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方式,通過積極引進舉辦高水平籃球賽事、創建籃球聯賽、創建籃球之鄉等方式,積極培育籃球產業主體,鼓勵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籃球賽事活動,加大籃球賽事舉辦權、轉播權、門票銷售權、冠名權等無形資產開發,形成籃球特色產業,使其逐漸發展為我州體育產業的支柱型產業。

  (四)體育文化繁榮發展方面。在培育地方特色體育文化上,提出結合我州獨特的黃河文化、彩陶文化、絲路文化、民俗文化,加強民族、民間、民俗體育和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保護。挖掘武術、東鄉族拔棍、保安族奪腰刀、籃球等特色項目文化,培育打造一批具有體育人文精神、地域發展特點、地方文化特色的地域體育文化品牌。在擴大體育交流合作上,提出主動融入“絲綢之路”體育健身長廊建設,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黃河流域城市、蘭西城市群和省內外其他地區的體育交流合作,提升臨夏體育對外影響力。




免费的国产精品黄色网站